《雪》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6 15:53:28
《雪》教学设计

《雪》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从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角度欣赏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分析探究的技能。

3、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以及人们渴望摆脱贫穷走向文明的迫切心愿。

4、品味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把握香雪的形象特点。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火车、大山、铅笔盒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分钟能做什么?

一分钟,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

二、作家简介

1、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高中毕业,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后回保定,在《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的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了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哦,香雪》《六月的话题》,中篇小说《麦秸垛》《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等。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铁凝文集》。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封闭已久的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尘封的心灵中萌动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他们渴望走出闭塞,走出传统,走向外面的新世界。本文以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用清新婉丽的文笔,赋予了生活严肃的思考,表现了山村少女对新世界、新生活的炽热追求,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故事情节

文体简介: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一)阅读全文,梳理小说情节结构

明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引子:火车开进了小山村

二、开端:姑娘们欢乐的时刻(向往文明)

三、发展:香雪渴望有铅笔盒(渴望知识)

四、高潮: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

五、结局:香雪深夜归

(二)再读课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大山”、“火车”并不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请学生表达观点)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明确: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

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3、“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明确:“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四、赏析人物形象

(一)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小说塑造哪些人物形象?

明确:面: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迥异的山村少女

点:香雪、凤娇

2.请大家通读课文,思考,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这些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2.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

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3.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明确: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4.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明确: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 ……此处隐藏2451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

7、理解又~又~: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8、说一说:又( )又( )的词语。

9、读这一段时,你心情怎样?那大家用高兴的语气来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小白兔和雪孩子说完话后,他感觉到有点冷也有点累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五段,看看小白兔干什么去了。

2、(演示投影片②)你们看,小白兔睡得真甜啊。可是,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这是一件什么事呢?(放课文的第六段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③)这件事小白兔知道吗?为什么?

3、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

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

(学生想像几种可怕的后果。)

4、雪孩子这时也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家着火了。那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非常着急。)

5、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抽学生读第七段)读出雪孩子非常着急的心情。

(四)学习第八、九、十自然段。

1、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面对滚滚的浓烟,熊熊燃烧的大火,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就在大火中,它是怎样做的呢?

(放录象: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一段)

2、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

3、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深受感动。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它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它全然不顾,在大火中寻找着小白兔,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白兔,它一把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读第八、九段吧。

4、由于雪孩子的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然而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呢?(放录象:雪孩子融化的一段)

5、小白兔得救了,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小白兔心情怎样?

(五)学习第十自然段。

1、雪孩子离开我们了吗?那它在哪儿呢?(放课文第十一段的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④)

(可爱的雪孩子在天上,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2、兔妈妈看着那朵美丽的白云会说些什么呢?

3、小白兔又会说些什么呢?

4、这节课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你们身边有想雪孩子这样助人为乐的人吗?举例说说。

三、小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让我们也成为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

四、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的小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

2、把雪变成水,水蒸发形成云,云又变成雪的过程告诉你的好朋友。

3、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五、板书设计:

雪孩子(剪影)——救小白兔——化成水——变成云

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静心反思,感触颇多。先说说本课成功之处吧: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想,只有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才能把语文学得更好。我在课堂上通过“板画、投影”的直观引入,加上配乐朗诵、录像和教师渲染描述等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因此,我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读”上:初读入情—读中悟情—想中悟情。引导学生自读文本,让他们在朗读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理解文本,体会感情。

3、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小学生在他们幼儿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始明显地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初级抽象逻辑思维的方向,一个是一般形象思维的方向。无论哪一个方向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象,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始时,我出示了“雪孩子”的图形剪影,提供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形象;播放了课文朗读录音,提供给学生听觉上的形象;演示了投影片,把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成可视的故事情节。这样帮助了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的比较粗糙的、外表的、现象的层次中,向一般形象思维的精确的、内在的和本质的较高层次过渡。

4、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课文开始时,我让学生想像大雪过后的美丽景色;在讲到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时,让学生想像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在小白兔家着火时,让学生想像各种可怕的后果;在故事结尾处,让学生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驰骋,使学生的想象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得以增长。

5、陶冶情操。结合课文的教学,我通过剪影、音乐、朗读录音、幻灯、录像以及想像雪后的美景等,充分利用美的事物,引导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我问“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你们身边有想雪孩子这样助人为乐的人吗?”小结时,我号召学生“同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让我们也成为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使他们从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再谈谈不足之处:

1、教师的形象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语文素养,不仅直接课堂教学的质量,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还要不断加强自身普通话和粉笔字的练习。

2、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比较单一,学习方法简单。比如:在教学生字时,要是让学生小组抽读,纠错,或是让会认的同学谈谈记字的方法,让其他同学借鉴等。我想,学生学习效果会更好。

《雪》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

[智育目标]: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雪橇》

[素质发展目标]: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冬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特别应注意启发学生模仿马蹄奔跑的声音

教学准备

录音机 《小雪橇》的录音带 打击乐器 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1.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滑雪橇的画面。

2. 听录音两遍,教师提问:滑雪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时,应该是怎样的情绪?

3. 教师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词,可放慢速度。

4. 教唱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5. 教唱第二段歌词。

6. 在学会歌曲后,可组织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启发学生选用什么乐器为歌曲伴奏,比如马蹄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模仿?马铃用什么乐器来模仿?等等。所选乐器不要多,节奏也不要太复杂。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比较难的地方,老师的启发很重要,老师在学生的自由发挥后的总结归纳也是必不可少的

《《雪》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