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09-24 15:52:35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

2月24日的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在教室里收看了《20xx宜昌市新春第一课》,这一期的主题是“传承家训家风,践行核心价值”。

节目开始了,孙雪敏老师首先引领我们进入主题,然后开始讲述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一开头,便是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遗书,遗书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儿子的爱和毅然参军入伍的不悔。

1927年9月,赵一曼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奉命回国,赵一曼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28年4月,赵一曼与湖南人陈达邦结婚,婚后不久怀孕。11月,赵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作秘密的地下工作,在宜昌产下一子,取名为“宁儿".孩子出生还不到一个月,地下交通找你被人告密,赵一曼被特务盯梢。1930年,赵一曼带孩子回上海,将孩子寄养在丈夫大哥陈岳云家。1936年8月2日,日寇把赵一曼押去刑场,在囚车上,赵一曼给宁儿留下了这封遗书。赵一曼慷慨就义是,年仅31岁。

下一位讲的便是杨启发,笔名白可,80高龄。携四小孙辈,孙子杨柳,杨山河,孙女杨若,外孙女婿罗荣组成五人团,呈现精彩艺术。祖孙心系丹田,妙笔传承,让现场参观者无不受到感染。杨启发一年级时,三年级的都找他画毛主席像,他当时画画很出名。白洋溪一直到董事,下面是江陵,这一代人都订他的毛主席像。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李元成的人。他和付先根因战友加同乡的关系,使他们成为兄弟般的朋友。他们两人订立了一个口头约定:如果谁上前线去了,在部队有什么事或不幸死了以后,请对方代为照顾自己的父母。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李元成随参战部队奔赴前线作战,没想到,半个月后,在后方执行任务的付先根却不幸因公牺牲。在震惊和悲痛中,他想到了和付先根的约定,马上给付先根的父母写信。在心中,李元成称付先根的父母为伯伯刘妈。一年后,李元成退伍,回家后的第三天,李元成就去看望伯伯和刘妈。1995年,李元成和他们的二儿子成了同事,缘分再次将两家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的一天,付先强意外遭到电击,被电老虎夺去了生命。两个儿子的先后离去,让伯伯和刘妈的精神彻底崩溃,身体也迅速垮了下来。李元成夫妻俩对两位老人的照顾比以往更加细心。

赵一曼这种舍小家保大家,保国家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杨启发老人一家三代钟情于艺术创作,相互影响,相互熏陶,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家风,成就了全家的艺术梦想。

李元成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在李元成看来,承诺不是法律的约束,也不是道德上的规范,而是一种有心而发的内心情感和责任担当。

通过这次学习,给我开启了一面怎样孝敬长辈,宽厚待人,积极向上的大门,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勤奋努力,特才兼备的好少年!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2

1.今天,我和同学、老师一起观看了“新春第一课”。2015年的“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主要讲了巴楚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这三种宜昌特有文化的典型代表,有“恋歌声声唱巴土”的周立荣老人,有“永远的峡江号子王”的胡振浩爷爷、还有国家一级美术师汪国新老人这三位坚持弘扬宜昌传统文化的人。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恋歌声声唱巴土”的周立荣老人,他如今是宜昌文联主席,他的文学作品《山骚》屡受好评,写出了他对他的家乡五峰里的大山的热爱,他作词的歌曲《巴土恋歌》还登上了中国央视节目,也是因为他,央视为我们宜昌特有的巴土文化打开了大门,特别举办了央视专题节目来丰富展示我们特有的巴土文化,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何不让我们称赞呢?

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让我们传承并弘扬我们的宜昌特有的传统文化吧!(603班李瑾熠)

2.今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令我受益匪浅的视频——开学第一课。

里面讲了:宜昌将从130平方公里扩建为200多平方公里,把宜昌建成一个美丽、富饶的特大化城市。

第一个人是:周立荣。他被评为2012年宜昌十大民选人物。他出生在巴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巴土人,虽热他是一个大官,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他创作了:《巴土恋歌》。

他的身世很可怜,可有一次:在鄂西南层层叠叠的大山里,一位刚满6岁的孩子,光着脚丫去报名上学。负责报名的老师一边帮他揩着满脸的鼻涕一边问他:“读了书,你将来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孩子抬起血迹斑斑的脚丫,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想要一双球鞋!”这是1月11日,在宜昌市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新一届文联主席的周立荣的开场白。(徐家驹)

3.今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令我们难忘的视频——《新春第一课》,让我们受益匪浅。

这次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宜昌是我们的家园,《美丽的宜昌》为我们描述了宜昌的变化,宜昌被称为“水电之都”,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家乡——宜昌。

周立荣,被评为2012年宜昌十大民选人物,他是巴土文化的传承者,让更多人认识土家情怀,他还创作了《巴土恋歌》,《江河恋》等歌曲,《山骚》等文学作品,为人们所传颂。他将巴土文化带进校园,让孩子们感受土家文化。

三峡大坝中最长的峡——西陵峡,风景迷人,鸟语花香,每年吸引多少游客为之驻足?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作品架起了世界文明之桥,有这样一个人,一生痴爱劳苦人民一声声呐喊,这个人就是胡振浩,他被称为“峡江号子王”,让船工号子歌流向世界。

宜昌的三国文化不容小觑,江国新热爱三国,热衷于画关公,对他情有独钟,怀着一个敬仰的心。

最后,我们看了对宜昌未来的期望,或者说不久后的现实。这次的《新春第一课》令我更加了解了宜昌,也更加热爱宜昌,令我受益匪浅。(周雨萱)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3

看了《新春第一课》,我想起今年春晚里的一句话: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其实,作为一个公民而言,这种事可做可不做,不扶不会坐牢,但为什么会扶,怎么就有那种扶的冲动,应该是骨子里那种流传千年的血液中夹杂的传承使然。

几个人里面,“高振宁”刚开始并没让我觉得很感动,老北京人意味着有好的福利,有好的生活环境,一个月两百于大多数人说破天也就一个星期的生活。后来才知道,人家还给其他地方的孩子捐钱,再者,虽说是在北京,但物价高,生活自然很拮据。中国有句古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要是任何事物都冠之以数字的话,不仅寒了别人的心,还脏了自己的嘴。无私本就是现在仅存几个之一的中国传统,在这里我若是加上一些大加赞许的言辞自然可以,可“高振宁”没这么想过,我也就不这么做了。正是有:莫提春风暖人间,休叹梅花染泥阡。雨露千丝今少有,一滴还道一滴甜。

现在的中国可以少很多人才,可以少很多钱,但我担心的是某天中国人忘了自己还是中国人。要说袁裕校干了多么感人的事么?没有。干了为国增光的事么?也没有。于我看来,他只是在做一些本分的事——现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感已经很薄弱了,唯有真凭实据才能记下万分之一的沧桑,再从中分出千分之一微微打动五千年之后的历史,说到底,我是心寒的。普通人玩收藏是自己藏着玩,但袁裕校是有一种本初的使命感,历史有必要被记住,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是不会忘了路上蹩了脚的坎儿的。写下来的路叫书,收集下来的路叫传承。

《千手观音》上春晚的'时候我也才八九岁左右,但至今那种千手千眼的神圣庄重而又不失灵魂的幻彩异光我都没有忘记。从小我就佩服搞艺术的人,因为走这条路的人无论成功与否都很苦;我从小也很可怜残疾人和孤苦老人,他们是这个社会的真正弱势群体。很无奈,邰丽华和她的舞伴都碰上了。但当我又几次带着不同的心态去观看这个节目时,我发现我错了,他们根本不用可怜,他们少了一些东西,却能有这种震人心魄的力量,而我们什么都不缺,相反是我们应该可怜自己。都说梦想飘渺,其实梦想是一个很现实的东西,你想拥有就必须付出,真诚如火,身体为炉,坚持为柴,汤煲的如何全凭自己。虽说他们比我们少了一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然而却能在灯光璀璨的世界里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执着,这对生的渴望和理解,又是几人能触摸到的?

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不比别人少,不比别人差,上面的人展现了这种习惯,其实他们仍旧平凡,我们便是有些堕落了。千百年的风雨里,这种值得可歌可泣的东西实质上谁都可以做到,唯独的,我们需要踏实的传承。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4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由宜昌市教育局拍摄的《新春第一课》。看后,我被影片中的徐梦婷深深感动了。

徐梦婷是当阳市慈化小学三年级学生,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比我们年纪还小,却独自一人支撑着一个残缺的家庭。9岁,还是一个在母亲的怀抱中尽情撒娇、在父亲的臂膀下无忧无虑成长的年纪,但勇敢坚强的徐梦婷,却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早早的撑起了家的希望。

还在小梦婷呀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就因种种原因离异,母亲抛下了年幼的她远走他乡,从此,小梦婷便成了没妈的孩子。五岁那年,父亲又带着对小梦婷浓浓的爱离开了这个世界。20xx年9月的一天,年迈的奶奶在去道场晒谷子的时候不幸摔倒,从此瘫痪在床。然而不幸再次降临,爷爷着急上火中风严重再也下不了床。8岁的小梦婷从此挑起了照顾两位瘫痪在床老人和承担所有家务的重担。20xx年12月,又一个噩耗传出,爷爷不堪折难,永远离开了小梦婷。小梦婷强忍住内心的悲痛,不让奶奶看到自己伤心的泪水,勇敢的忙前忙后,只有到了晚上,她才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偷的抽泣,默默地释放自己的哀伤。

随着摄像机的镜头,我看到了徐梦婷正在做早餐,娴熟的动作可以看出她已经完成过很多次了。做完早餐,她立刻喂给奶奶吃。等奶奶吃好,自己才匆匆地吃早饭,然后洗碗、喂猪,又忽忽地赶着去上学。想一想我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此幸福美满,如此悠闲自在;再看一看徐梦婷的生活,凡事靠自己,痛了累了只有自己知道,如此艰苦,如此心酸,难道我们不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吗?

小梦婷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破碎的家,却没有因此落下学习。她不仅将奶奶照顾的细心周到,将家料理的有条不紊,而且她的成绩也一直非常好。因为家务事耗费了她不少时间和精力,她就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专心的听,认真的记,每次考试她总是名列前茅。记者向同学们询问班上谁的成绩最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徐梦婷!”想想我们,学习条件多么优越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她也有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同学生病了不能值日,她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就帮他扫地;同学生病呕吐了气味难闻,别的同学都唔着鼻子,她却毫不犹豫地拿起抹布就擦;当同学做作业没时间时,她又会细心地帮同学打来饭菜、她的热情、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在民选新闻人物的颁奖仪式上,主持人问徐梦婷:“你抱怨自己现在的生活吗?”徐梦婷坚决果断地说:“不抱怨,因为我现在过得很好,也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没什么可抱怨的。”我被她这股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坚强深深地打动了!

徐梦婷,一个坚强的阳光女孩,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5

家是国的最小的单位,只有每一个小家幸福了,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曾几何时,她的事迹,鼓舞了多少在抗日战争中为正义而战的人们;曾几何时,她的意志使多少人们为之震惊;曾几何时,她的遗书感动了多少中外华人。古有武则天,今有赵一曼。也许她觉得自己不曾做过什么伟大的事,只是做了一个中国人在民族存亡时应做的事,可在我看来,她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也许,抗日战争已然远去,可是不忘记,在那充满屈辱的囚车上,那身受尽折磨的身躯,用那鲜红的热血,极尽一个母亲,一个民族战士,一个中国人写给女儿的那封遗书。留下了那封遗书,一个年仅31岁的鲜活生命是逝去了,可带不走那种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那种顶天立地、丝毫不输男子汉的气概。但我想,在那封遗书中,赵一曼一定是愧疚的,她没能像其他人那般,一天一天,陪伴着自己的孩子成长;没能拉着她的小手,一步一步,向着幸福走去;更没能,一声一声,温柔的叮咛着自己的孩子。但我想,宁儿,她一生牵挂着的孩子,一定感受到了,那份来自伟大母亲的爱意,那份爱意更浓厚,更坚实,更能长久的陪伴着她。因为她的母亲用言传身教,教会了她做人要爱国,时刻为人民服务,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

眼角有些湿润,春天的风吹不散心中的炙热,轻嗅芬芳,挥不散心中的躁动。

记忆中模糊的身影逐渐清晰,那在风雨中,拿着伞却浑身湿透的人,眼神中尽是担忧。准是我离家出走惹妈妈生气了。小时侯的我总是认为我的妈妈没用,没有为我挣面子。常常和妈妈闹矛盾。犹记得,那一次,我和妈妈吵了起来,吵的很凶。我夺门而出,留的妈妈一人,面对那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我的生日。我哭着,泪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我已顾不得去擦。站在奶奶房前,奶奶看着里外都打湿的我,忙询问。我哭着,什么也不肯说。沉默着收拾好自己,躺在床上。奶奶悄悄的走进来,做在床边。“我知道你又和你妈妈吵架了。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你生日,也是你妈妈的受难日,你竟然还和你妈妈吵架,真是太不懂事了。你妈妈为了找你都快发疯了。算了,你快睡吧。”听了奶奶的话,我捂着被子的手渐渐松开。昔日在我脑海中极其平常的身影,此时一一浮现,原来,妈妈是那样的辛苦,而我是那般的不懂事。自以为是的挥霍着妈妈给我的爱。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长大,才明白,妈妈同赵一曼一样都是我心中伟大的英雄。

我的家教会了我爱是迷途知返的妙音,是治疗万难的良药,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礼物。

我的国教会了我甘于奉献,敢于奉献,勇于奉献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