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名言名句

时间:2025-04-05 08:00:11
朱熹的名言名句

朱熹的名言名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熹的名言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熹的名言名句1

1、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6、礼即理也。

7、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0、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11、朋友,以义合者。

12、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一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朱熹的名言名句2

1、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2、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近思录》

3、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4、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四书五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教会人们开拓和创新礼记是人际关系的准绳;春秋是治理国家的法宝—-《四书五经》

6、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7、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产,薄父母,不成人子:—-《朱子家训》

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2、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论语集注》

13、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14、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15、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17、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18、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道德素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秦汉儒学偏重为政治民小学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教人如何为人大学诚意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修身在正其心—-《四书五经》

19、和风山川秀,佳气度吉祥,何处满城春,稚子见天真。—-《丁亥年作于景德镇》

20、朋友,以义合者。

21、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22、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子语类》

23、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文公集》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近思录》

25、讲学莫先于《论》、《孟》,而读《论》、《孟》者又须诸章熟读。—-《答柏林和》

26、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27、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四书集注》

28、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29、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茶坂》

30、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的名言名句3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5、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6、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8、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守正直而佩仁义——朱熹

11、礼即理也。——朱熹

1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13、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朱熹

1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15、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6、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17、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18、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19、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20、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21、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22、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2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25、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范纯仁语》

26、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朱熹

2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28、志者诗之本也——朱熹

29、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30、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

31、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朱熹

32、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33、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34、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35、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36、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朱熹

37、为学读书,须是耐烦。——朱熹

38、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39、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40、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朱子语类》

41、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朱熹

42、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4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朱熹的名言名句4

1、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2、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3、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熹《朱文公集》

4、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5、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7、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8、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9、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10、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

1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12、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1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4、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15、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朱熹

16、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17、天下事,坏于懒于私——朱熹

18、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朱子家训》

19、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20、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朱熹

21、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朱熹

22、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23、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24、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25、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6、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27、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朱熹

28、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29、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30、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3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2、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3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3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6、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7、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近思录》

38、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39、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40、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41、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42、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朱熹的名言名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